自然资源

自然资源

      

水资源 陕西省多年平均降水量676毫米,降水南多北少,陕南为湿润区,关中为半湿润区,陕北为半干旱区。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426亿立方米,水资源总量445亿立方米,居全国各省(市、区)第19位。全省人均水资源量为1280立方米,最大年水资源量可达847亿立方米,最小年水资源量只有168亿立方米,丰枯比在3.0以上。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。从时间分布上看,全省年降雨量的60%—70%大都集中在7—10月,往往造成汛期洪水成灾,而春、夏两季旱情多发;从地域分布上看,秦岭以南的长江水系,流域面积占全省的37%,水资源量占到全省总量的71%,而秦岭以北的黄河水系,流域面积占全省的63%,水资源量仅占29%

矿产资源 陕西省地质成矿条件优越,陕北蕴藏优质盐、煤、石油、天然气等矿产;关中有煤、钼、金、非金属建材、地热等矿产;陕南出产有色金属、贵金属、黑色金属及各类非金属矿产。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138种(含亚矿种),其中已查明有资源储量的矿产91种。探明矿产地1057处,其中大型矿产地245处,中型矿产地237处,小型矿产地559处。

在占国民经济重要价值的15种重要矿产中,石油保有储量排全国第3位,煤、天然气、水泥灰岩保有储量均排第4位。这些矿产中,石油、天然气、钼、金、石灰岩不仅储量可观,而且品级、质量较好,在国内市场有明显优势,但铁、铜、铝、磷或贫矿多,或探明含量少无可供规划矿区。

土地资源 陕西省地带性自然土壤包括粟钙土、黑垆土、褐土、黄褐土和棕壤等,由于长期耕种和自然力的侵蚀,已演变成复杂多样的农业土壤。土地资源主要特点为山地多而川原少,全省海拔800米以下河川、台原、山前洪积扇等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0%,土地类型主要有山地、丘陵、原、川地、沙地、沼泽等六大类。

生物资源 陕西省林地面积12266.65千公顷,占土地总面积的60%,列全国第10位;森林面积8533.32千公顷,森林覆盖率41%,列全国第11位;活立木蓄积量4.24亿立方米,列全国第11位。天然林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、关山、黄龙山和桥山。草原属温带草原,主要分布在陕北,类型复杂,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。

陕西省境内有种子植物171科3754种,其中包括红豆杉、银杏等国家一、二级重点保护植物30种,药用植物近800种。中华猕猴桃、沙棘、绞股蓝、富硒茶等资源极具开发价值。生漆产量和质量均居全国之冠。红枣、核桃、桐油是陕西传统出口产品,药用植物天麻、杜仲、苦杏仁、甘草等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。

陕西省境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。现有陆生脊椎动物604种,鸟类380种。其中,大熊猫、金丝猴、羚牛、朱鹮等16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。

旅游资源 陕西省是中国古人类和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,也是中国文化旅游资源最富集的省份之一。陕西自然生态优美、山水人文荟萃,珍稀动植物资源富集,异彩纷呈的自然美景与厚重久远的历史人文交融相生,无论是古迹、山水、民俗、红色、养生、宗教,各种主题的旅游资源相互交错。全省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旅游资源1万余处,世界文化遗产9处,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,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1座,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家,国家水利风景区38处,省级以上水利风景区80处,3A及以上景区416家。

陕西省红色旅游资源特色突出。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28年中,中国共产党人在陕西大地上书写一部充满传奇的红色革命史,为陕西省发展红色旅游提供得天独厚的优势。全省共有红色旅游资源500余处。

(来源:《陕西年鉴》2020)